设计意图:
本活动取材于婴幼儿建构式课程《高兴一刻》主题下的语言活动《颠倒世界》。《颠倒世界》是大班语言活动范围一则很有趣的童话,通过一只名为亚伯的乌鸦向大家展示了一个奇怪而有趣的世界,这里的所有都与平时的世界颠倒了,故事里的所有叫人哑然失笑。可以激起了婴幼儿的兴趣,也充分调动了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并且给婴幼儿一个“胡说”的机会,让他们的大胆的想象和表现。在婴幼儿1日活动中,常常看到婴幼儿弯下身子从跨下向后看,追求新奇,表现出一种颠倒过来看世界的心态。借助婴幼儿的这种天性,我选择了《颠倒世界》这一课题,意在通过创设颠倒情景,使婴幼儿以颠倒的方法来重组我们的知觉经验,自然而然地“比较”颠倒前后的知觉映象。本活动分为四个环节,第一环节教师做一些反常理的现象,引起婴幼儿的兴趣。第二环节通过教师讲述故事,理解故事中“颠倒”所产生的滑稽好笑的场景,感受“颠倒”的新奇。第三环节借助图片,启发婴幼儿创编儿歌。第四环节借助游戏,让婴幼儿加深对相反的理解。
活动目的:
1.理解故事中“颠倒”所产生的滑稽好笑场景,感受“颠倒”的新奇。
2.婴幼儿创编儿歌,能夸张地想象,大胆、了解表达创编的儿歌。
活动筹备:
1.故事《颠倒世界》ppt
2.“颠倒的”卡片5组,一组一套
3.教具:衣服、水瓶
活动过程:
1、故意穿反衣服拿反瓶子喝水,设置情景,导出故事.
“老师之所以做了这么奇怪的事,是由于跟着一个朋友去了一个奇怪的世界,你们想去吗?筹备好啦,坐上飞机一块出发吧!”
(设计意图:教师做一些反常理的现象,引起婴幼儿兴趣,再导出故事。)
2、一个奇怪的地方。
1.播放ppt,倾听故事《颠倒世界》。
2.乌鸦亚伯来到了一个什么地方?(奇怪)
3.为何说这是一个奇怪的地方?奇怪在哪儿?
(设计意图:让婴幼儿感受“颠倒”的新奇,激起婴幼儿学习的兴趣。)
3、颠倒的世界真可笑。
1.讲述故事第二遍,听了这个故事,你心里有哪些感觉?
(设计意图:引导婴幼儿讲讲心里的感受,如:有趣、滑稽、可笑、奇怪等。)
2.大家的世界和颠倒的世界有哪些不同?
(设计意图:启发婴幼儿总结出:颠倒,就是相反的意思。)
4、展示儿歌,借助图卡启发婴幼儿续编。
(一)教师展示自编的儿歌。
1.“老师感觉这个颠倒世界真有趣,于是我编了一首儿歌,小朋友们来赏析一下吧!”儿歌展示:奇怪奇怪真奇怪,老鼠在追大花猫,人拉马车马坐车。爷爷躺在摇篮里,孩子旁边哄睡觉,搞笑搞笑真搞笑。
2.“乌鸦亚伯还看到了好多奇怪的事,小朋友们猜一猜它还看到了什么呢?大家把它编成儿歌吧!”婴幼儿讨论。
(二)师幼一同编儿歌。
1.教师出示西瓜、苹果、桌子、皮球,启发婴幼儿编儿歌。
2.比如:“大家世界的西瓜长在哪的?颠倒世界的西瓜又是长在哪儿的呢?如何编成诗歌?”示范创编:“是否可以如此编:西瓜长在大树上,或者树上长着大西瓜。”
3.师幼一块念创编好的儿歌。
(三)幼幼编儿歌。
1.开始让婴幼儿分组讨论创编内容,并套用在儿歌里。
2.然后让整组上台展示。
3.可尝试让婴幼儿自己想象。“除去图卡上的东西外,小朋友还有没想到其他呢?”
5、游戏《颠倒的事》。
请婴幼儿上来做颠倒的动作,比如:老师念举左手,那就举右手。坐——站;哭——笑;熟知一定量后,请“小老师”上来讲口令,其他小朋友做动作。
回来啦回来啦,小朋友们可千万不要像老师之前一样,把瓶子都拿反了。上飞机吧,大家要回我们的世界了。”
附故事:颠倒世界
有只乌鸦名字叫亚伯,它非常喜欢飞到各种各样的地方去看看。
有一天,亚伯飞到一个奇怪的地方,它看到一只小老鼠在追一只大猫。亚伯想:真奇怪,别的地方都是猫在追老鼠,这里如何是老鼠在追猫呀?
正在这时,亚伯看到了更奇怪的事情:一个人拉着马车,马却坐在车上。真奇怪,别的地方都是马拉车,人坐车,这儿如何是人拉车,马坐车?
乌鸦亚伯又看到了奇怪事情。
一个孩子子摇着摇篮正在哄老爷爷睡觉呢!亚伯想:这真是一个颠倒的世界,任何事情都颠倒过来了,老爷爷坐到摇篮里,孩子子哄老爷爷睡觉。乌鸦亚伯在这个世界里飞来飞去,看到了许很多多奇怪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