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试内容及需要
2011年高考考试数学考试内容,理科考试含19个板块内容,包含课标必学的5个模块和选修系列2、选修系列4的4-1和4-4;文科数学《考试说明》共16个板块,其中包括课标必学的5个模块及选修系列1的有关内容。其中,对选修系列4中的4-1及4-4内容。
2011年高考考试数学(北京)《考试说明》罗列了考试内容理科有162个要点,文科有124个要点。其中c层次(学会与灵活应用)要点理科有52个,文科有41个,复习中这类要点涉及的有关技能、办法要重点学会。
2、考试技巧指导思想和目的
重视考查中学数学的入门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办法。看重考生的“终身学习和进步”,即考查学生在中学所遭到的数学教育,考查学生在大学需要的数学基础能力。
3、考查能力体系
重点考查的能力体系包含:考查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置能力与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和革新意识)。
4、试题结构和题型
今年高考考试试题结构和题型、题量等将与2010年维持一致。试题结构分为一选择题,二非选择题两部分;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解答卷等三种题型,题目个数分别为8、6、6;分值分别为40、30、80。
5、对于今年毕业班的学生复习,在常识和内容的建议
数学一般遭遇的困难是对入门知识的理解不扎实,不可以形成应用。其根本是欠缺数学思想和做题思维。在入门知识方面,同学们大多都停留在对公式、定理及推理的表面知道和熟知上;特别对于靠题海战术复习的考生,在解题的时候,大多数同学多是以简单的套用为方法。因此遇见新题型、陌生题或对一些公式变换较为复杂的题型(如分析几何题,借助导数求复合函数的单调性、极最值、分类讨论等式子稍微多一些的题),不少学生不会做。在复习方向上,应以理解课本重点知识为主,即第一弄清每个公式、定理及推论是研究什么数学问题、用以描述数学什么现象,着重注意其切入点、推导过程和形成的结论是什么。在解题上练习我们的思维。用以加大抽象概括、空间想象、数形结合等能力。并加大概括意识。高中数学大多数解答卷都能形成较为固定的解题思维和相对基本相同的解题步骤,数学讲究严谨和规律,因此要渐渐形成肯定的数学思想,才能在数学高考考试上获得好的成绩。
在平常练习题型的解答上,选择题要打破常规,充分借助题目和选项,本着多考虑、少计算、特殊化的原则进行解答。在填空题要多角度的考虑,要借助数学中的一些特殊现象进行先行试探,得出的结论一般具备常见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在解答卷上,必须要进行总结、总结,概括的重点放在整个解题的思维上。重点是怎么样考虑、怎么样借助题目的条件、通往结论的过程要目的明确,准确落实。强调挖掘其中的思维步骤的共性,形成一套“以不变应万变”的“一解多题”模式。
高考考试不是竞赛,是选拔性考试,所有拥有了后继学习常识基础和能力的学生,进一步到大学深造,而且北京录取率超越70%。会有约70%左右的基础题,但基础不等于简单,容易,这里基础是强化通性通法的考察,可仍需较高的思维品质。高考考试命题肯定有一些“味道”,不可能象“白开水”那样无滋味。肯定在基础题的考察中,设置一些小障碍和小陷阱。
(1)三角函数:以中、低档题为主,强化双基练习,通性通法的考查。重视三角函数的工具用途和灵活变形的特征。
(2)概率统计问题:文科重点是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理科在此基础上,增加二项分布,适合强化建构在排列组合入门知识上的其它概率的求法及分布列、数学期望等。
(3)立体几何:从解决“平行与垂直”的有关问题着手,通过较为基本问题,熟知公理、定理的内容和功能,通过对问题的剖析与概括,学会立体几何中解决问题的规律——充分借助线线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相互转化的思想,以提升推理论证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理科应重视借助空间向量在解题上的运用,尤其是异面直线所成角、线面所成角和二面角的求法,还有点到面的距离的求法。
(4)函数与导数:从函数的概念域切入,关注函数的基本性质和数学办法。请注意在要点交汇上予以适合练习。这部分内容包含所有数学办法与全部数学思想。
(5)分析几何:从曲线方程与轨迹切入关注参数取值范围。继续作为较综合的问题。